凌晨4点钟,天还没亮,符秀华已经早早来到档口,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她熟练地指挥着工人,将刚从广东运来的韭菜搬运下车,进行分拣、打包,这些新鲜的韭菜将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被东北、西北、华北各省的采购商和商超经理抢购一空,同时,广东发出的其他冷链车会陆续进入首衡高碑店市场,以保障采购商的需求及五一长假期间的百姓餐桌。
五一节前,当大多数人开始规划假期时,符秀华却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之一。
“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已达到100吨左右,是日常出货量的2-3倍。”
逢年过节,韭菜堪称北方的“调馅儿之王”,无论是鲜香四溢的韭菜鸡蛋饺子、皮薄馅大的韭菜盒子,还是风味独特的韭菜猪肉包子,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符秀华工作间的玻璃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纸,上面按照顺序记录着每个客户的订单明细。尽管非常忙碌,她却相当从容,这离不开她的父亲符志东在数千公里外的精心筹备。
作为档口的主打产品,符氏韭菜的培育和推广出自符志东之手,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唐山乐亭人,年轻时当过兵,在部队时就对蔬菜种植技术颇有心得。回到家乡后,符志东发现种菜比种粮食收入更高,政策上也鼓励农民种植有比较优势的蔬菜品类。
符志东既有技术,又有胆量,于是带领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为了拓展销路,符志东投身蔬菜批发领域,在京津冀一带开设档口。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1999年,符志东决定聚焦韭菜这个单一品类,走“少而精”的路线。他辗转山东、甘肃、河南多个省份寻找适合市场需求的韭菜。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终于在广东湛江找到了理想的种植基地。他和研发人员合作,几经试种,终于培育出了火遍北方13省份,远销俄罗斯的“符氏韭菜”。
符氏韭菜的特点是茎壮叶厚、色泽浓绿、长度适中,而且无黄叶和干尖。这有利于在长途运输中保持新鲜度,不易打蔫儿。而且人们在食用中便于清洗和去根儿处理。符氏韭菜无论品相还是口感都是上乘之选,因此一上市就获得了经销商的如潮好评。
自此,符志东与当地农户密切合作,建立了稳定的货源。为了保障节日期间激增的韭菜供应,他在当地成立冷库,精心调节温度和湿度,让韭菜始终保持最佳的新鲜度。
五一节来临,符志东也是凌晨4点钟起床,他带领工人赶到田间地头收购韭菜。从挑选、收割,到打捆、装车,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为的就是让新鲜的韭菜能第一时间运往首衡高碑店市场。
父女二人一南一北,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产销接力”。每天,符志东会及时将韭菜的生长和采摘情况告知女儿,符秀华也会把市场的反馈传递给父亲,以便调整种植和采摘计划。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韭菜的供应始终稳定。
在忙碌的间隙,符秀华还接到了一个远方客户的信息。原来,客户在俄罗斯的一家商超里看到了印有符秀华电话号码的韭菜,感到十分惊讶,特意发信息询问。这小小的插曲,让符秀华感到既意外又自豪。“真没想到,我们的韭菜都卖到国外去了”,符秀华笑着说。
一直忙到晚上5点,符秀华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虽然身体疲惫,但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能在五一期间为大家提供新鲜的蔬菜,让大家吃得开心,我们的辛苦就没有白费。”符秀华说。
像符秀华、符志东这样的商户,在首衡高碑店市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保障着京津冀地区的农产品供应,为市民们的美好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五一劳动节,既是劳动者的庆典,更是对他们辛勤劳作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