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依托首衡大市场,他成为蒙古国的“果蔬大王”

日期:2024.08.20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24677

每天上午10点前后,是王刚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不管炎炎烈日还是狂风暴雨,他都会出现在首衡京津冀食品保供基地的理货区,亲自检查一辆辆满载水果蔬菜的重型挂车,并目送他们从高碑店出发。大约当天晚上10点多钟,车队会抵达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昊罡物流园,预冷24小时,换装蒙古国冷藏车,通过口岸进入蒙古国,并在第3天凌晨抵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每天如此周而复始,王刚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他是蒙古国最大的果蔬供应商,身系上百万当地百姓的餐桌。

数据显示,蒙古国80%的果蔬依靠进口,每年进口量13万吨。而王刚每年要向蒙古国供应果蔬超过5万吨,约占蒙古国全年果蔬进口总量的40%以上,占蒙古国全年果蔬消费总量的30%,是名副其实的“果蔬大王”

王刚是东北人,今年45岁。他从事农产品商贸生意20余年,因提供新鲜优质的果蔬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受到客户的认可。不过他能成为蒙古国的“果蔬大王”,很大程度上受益于4年前的一次抉择。

2020年之前,王刚主要在北京做果蔬贸易生意,但是受成本和发展空间的限制,他一直无法如愿将生意做大。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80公里外的首衡高碑店市场正在快速崛起,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再加上远低于北京的营业成本、舒心的生活安居条件以及市场运营方良好的服务,首衡高碑店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和采购商入驻,成为北方新的农产品商贸枢纽。

于是,王刚决心把生意迁到高碑店,依托首衡大市场,专注拓展蒙古国市场的出口贸易业务。随着首衡在高碑店的业务布局越来越完善,2023年底,他又入驻了新建的首衡京津冀保供基地,期间他承租的档口和冷库面积不断扩张,生意规模也增长了3倍以上。

首衡京津冀保供基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菜篮子”,每年蔬菜交易量近千万吨,销售半径覆盖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及蒙古国等海外市场,保障超过4亿消费者的新鲜蔬菜消费需求。这里不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用工及租金成本低,而且配套设施特别完善,拥有包括净菜交易区、特菜交易区、食用菌交易区、蔬菜保鲜库、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占地905亩,总储备能力达25万吨

2018年,中蒙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正式开通,二连浩特以手续简洁、通关快捷,损耗率低的特点,为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口的果蔬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蒙古国民众的餐桌上。而王刚既是这个通道的建设者,也是这个通道的受益者。

“蒙古国居民大多喜欢吃西红柿、黄瓜、油菜、大白菜、生菜等蔬菜,同时,很多进口果和国产精品水果也很受欢迎。”王刚表示。

这些果蔬品类便于储存和运输,加上王刚有很成熟的购销链条,既能保证产品新鲜度,也能节省成本,因此交易规模节节攀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刚的蔬菜在蒙古国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餐桌,也成为两国贸易往来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王刚也结交了许多蒙古国的朋友。他们一起交流蔬菜运输和销售的经验,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

此外,王刚已经在高碑店买房安居,家人也都接了过来,无论是家庭和事业都渐入佳境。

而王刚也在擘画自己未来的生意更大的蓝图,因为首衡集团重点打造的民生物资保供基地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预计今年四季度投入运营。

据首衡农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保供二期”项目规划建设了蔬菜加工分拣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多温度段仓储(常温库、保鲜库、冷冻库)、沿街商业配套、交易厅棚等物业设施。“保供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可以更好地满足商户们从事品类经营、采购理货、配套商业服务、办公住宿、净菜加工、分拣打包、停车休息、物流配货等多样化的物业需求,为商户们事业发展搭建更广阔、更高标准的舞台。”

保供基地二期项目已经启动招商。对王刚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他希望借助保供基地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拓展更多的蔬菜品种,为蒙古国乃至更多国家的居民带去更多的美味和健康。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