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关键五年。五年来,首衡集团始终立足国家发展大局,以全国化布局夯实发展根基,以市场引领强化核心动能,以业态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以国家使命把稳前进方向,用一系列扎实落地的项目成果,诠释了现代流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十四五”期间,首衡集团紧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起点,通过构建贯通南北、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全面融入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河北省首批落地的协同项目,首衡高碑店市场通过创新“疏解-承接-升级”路径,成功承接北京六大批发市场外迁,安置近万家商户,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同时,通过优化交通动线、降低经营成本、完善配套设施,实现疏解人口“留得下、发展好”。
在巩固京津冀基本盘的基础上,首衡加快构建“南北双核、多点联动”的全国化布局。2021年,常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服务湘鄂黔区域流通;2023年,孝感、永州、保定等项目同步启动,形成贯通华北、华中、西南的流通动脉。2024年,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作为国家“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具备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人口7天以上农产品供应的能力。
首衡的全国布局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近日,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道中,首衡集团总裁魏树俭对此阐释道:“首衡高碑店市场已成功承接北京六大批发市场外迁,安置近万家北京商户。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任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与民生保供工作再上新台阶。”
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首衡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业态创新,核心路径是从传统交易平台向现代供应链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在硬件支撑方面,2021年投入运营的智慧冷链物流园,凭借50万吨级库容与精准温控能力,构建起农产品全链条品质保障体系。在产业链延伸方面,2022年启动的食品产业园,推动流通优势向上游制造环节拓展,通过发展预制菜、净菜加工,促进农产品从“原字号”向标准化、高附加值商品升级。
在模式创新方面,集团与天津东疆港合作开通“智利—天津车厘子快线”,实现单柜物流配送时间缩短30小时,全程成本降低约30%,让京津冀消费者更快享受到高品质进口水果。在服务下沉方面,首衡集配通过标准化作业,有效连接批发市场与城市终端,打通民生保供“最后一公里”。
在人才培育方面,首衡集团自2023年起启动“京津冀首衡电商精英培训工程”,成功举办12期,累计培养出2400余名结业学员,线上参与人数超过110万,为产业链输送大批复合型人才。通过首衡直播基地、即时零售项目的助推,传统商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日均出单量突破10万单,高峰期个别商户单品日销过百万,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通过多业态、多模式、多维度的系统创新,首衡正从传统批发市场,蝶变为整合仓储、加工、流通、数据与人才服务的现代供应链组织者,成为驱动行业升级与标准提升的核心引擎。
“十四五”期间,首衡集团在市场规模、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展现出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企业作为。
在市场建设方面,高碑店市场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榜首;孝感首衡城在运营不足两年时间内,实现交易量突破千万吨、交易额超千亿元,创下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新纪录。2024年,首衡入选“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新地标”,获评“北方最大商贸流通综合体”。
在产业带动方面,首衡积极践行“以产业促振兴”的使命,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深度参与乡村振兴。集团与全国2000多个县的种植基地建立合作,覆盖种植面积近600万亩,带动310万农户增收。2024年,首衡举办各类产销对接活动上百场,帮助销售农产品1100余万吨。
“十四五”期间,首衡集团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根本指引,以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为核心使命,通过全国网络布局、业态创新与效能提升,将宏观战略转化为企业发展实绩。
五年的实践印证,首衡的发展道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时代进程紧密相连。面向未来,首衡将继续奋楫前行,为全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及国家民生保障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