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 首衡探索农产品流通高质量实践新路径

日期:2025.11.23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2667

“企业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则企业兴。”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核心抓手。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标杆企业,首衡集团始终以国家战略为罗盘,以“立足农业、服务民生、链接全国”的战略定力,将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融入发展,用网络化布局、生态化构建、数字化赋能,勾勒农业流通“全国一盘棋”的实践蓝图。


战略布局

织密“买全球卖全国”的流通骨架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要义,在于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首衡深谙“流通畅则循环通,循环通则经济活”的发展逻辑,以高碑店、清苑、孝感、常德、永州五大市场为枢纽,搭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骨干网络,年交易总量超过3000万吨。

同时,这张网串联起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产销需求,更联动近600万亩高标准种植基地,让东北的玉米、海南的热带水果实现“跨季流通、错峰供应”。




极端天气下,它是“应急保供线”:2020年至2022年,首衡集团累计为京津冀地区输送保供农产品高达875余万吨。严峻的时刻,首衡在京冀交界处设立临时中转站,确保了首都菜篮子在任何情况下都拎得稳、不断供。2022年,在上海、吉林等地,首衡的保供车队同样星夜驰援,展现了超越区域的全国性担当。“十五五”规划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首衡的流通网络正让“血脉畅通”变成可触摸的物流时效、可量化的供应数据。


生态构建

从“交易场”到“全链生态”的升级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发表署名文章《坚定落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部署》,明确提出“完善统一市场基础制度与质量标准体系”—— 这一要求,恰是首衡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不同于传统批发市场的“单一交易”模式,首衡将农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分级加工、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等拧成“一股绳”,打造全产业链闭环。



建立农产品分级标准;全流程质检溯源系统,让每批农产品的产地、农残检测结果可查可溯,契合全国统一市场“质量监管一体化”要求;帮助100多个县域特色农产品走进全国市场。从“速度流通”到“质量流通”,首衡正为农业流通领域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样板”。


数字赋能

打造统一大市场的“智慧底座”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离不开数据要素的协同发力。“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而首衡早已抢先布局,以“平台 — 指数 — 结算 — 调度”的数字闭环,让数据成为流通效率的“乘数”。



每日更新的蔬菜、水果批发价格指数,实时反馈产销供需;全流程线上结算覆盖商户,资金回款周期缩短,解决传统流通“账期长、风险高”的难题;物流实时匹配车货信息,减少等待时间。


民生担当

让统一市场红利惠及城乡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本指向,完善保供稳价机制,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这一目标牵引下,首衡构建“大菜篮子、大果盘子”的保供底座,稳定保障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农产品供应;仅高碑店市场便带动约10万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近千个经营主体,实实在在把“统一市场”的规模效应与效率红利,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得的获得感与区域发展的内生力。 

统一带来规模,规模孕育效率,效率形成竞争力。站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坐标上,首衡以网络化布局、标准化体系、数字化底座、创新型运营与民生性导向,把国家顶层设计落成农业流通的现实解法与长期能力。面向未来,首衡将以更坚决的执行力、更充沛的创新力、更稳健的组织力,持续为现代流通体系完善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首衡韧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