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在北京正式启幕,米亚林董事长受邀出席年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翁杰明,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等有关领导,以及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石化、首钢集团、首衡集团等央企、地方国企、头部民企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链创新领航 绿色变革未来”的主题,共话ESG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
在开幕式上,米亚林董事长从服务首都大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产城融合及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首衡将ESG内化为企业基因的实践路径,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认可。
首衡集团主动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作为河北省首批投入运营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切实履行了“为首都减负,更为首都服务”的使命。米亚林董事长介绍,首衡成功承接了北京六大批发市场的外迁,平稳安置7200个北京外迁商户,联动疏解5.2万在京人口,彻底改变了过去日均万余辆货车进京周转的局面,有效减少PM2.5排放,为强化首都功能、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腾出了宝贵的资源和空间。

疏解并非简单“搬家”,而是产业的升级提质。市场从分散经营转为聚合发展后,供应链整体效率大幅提升,商户综合运营成本相较于北京平均降低20%,过半商户的营业额实现倍数增长,真正形成了“疏得出、接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如今,首衡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每天超过5万吨各类农产品从世界各地运抵首衡,再流转到北方13省市4亿人的餐桌,其中北京市场64%的果蔬由首衡供应。2020至2022三年间,首衡建立起高效的应急保供机制,在特殊时期确保了首都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供应充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服务首都的责任担当。
“上游关乎农民,下游联通餐桌”,米亚林董事长在演讲中强调,首衡每年组织上百场产销对接会,与新疆哈密、福建平和、云南红河州等遍布全国的种植基地紧密合作,搭建起产销桥梁,既为常规农产品打通稳定流通渠道,也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开辟精准销路,让不同品类、不同季节的农产品都能精准匹配消费需求,真正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带动300多万农户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首衡与全国600多万亩种植基地建立长期稳固合作,通过订单提前锁定采购需求,以技术指导和标准输出提升产品品质,协助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帮助农户跳出“低价走量”困境,将农户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收成果。
以农产品流通为核心抓手,首衡走出了一条“以商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发展之路。米亚林董事长介绍,首衡通过“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的模式,在河北成功撬动数百亿元产业投资,构建起涵盖冷链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个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吸引1.5万家经营主体进驻。

产业的集聚直接转化为就业与民生的改善,首衡高碑店市场带动15万人就业,从业者年均收入增加8万-10万元。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既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激活了居住、餐饮、教育等生活配套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产业强、就业稳、消费增、城市兴”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将绿色低碳汇入时代洪流,是企业应有的社会担当”,米亚林董事长提到,首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运营全流程,聚焦全链条减碳,通过发展分布式光伏和新能源运输等手段,在全国探索打造“低碳园区”。在产业链上游,首衡积极倡导绿色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从生产源头构建绿色农业生态。
在企业治理层面,首衡不断完善现代治理体系,确保ESG要求全面嵌入运营闭环;同时搭建数字化治理平台,让ESG治理更精准、更智慧、更可持续,为食品流通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从服务首都大局的使命担当,到联动千万农户的共富实践,再到产城融合的生动探索与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首衡集团的ESG之路,始终是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的坚实之路。
此次分享,既展现了首衡深耕ESG领域的扎实成效,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ESG体系建设,持续贡献着独特的智慧与力量。接下来,首衡集团将把ESG的每一项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目标变为惠民成果,在 ESG 的征程上步履不停、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