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首衡的脚步,首衡走到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有首衡,我们心里踏实,可以放手去拼、去搏。”这句朴实的话语,出自首衡高碑店市场水果商户王大伟。
从2015年初入首衡时的三五个车位,到如今拥有十五个固定车位、年营业额近亿,王大伟的十年,是与首衡市场共成长、共进步的十年,更是首衡“赋能商户发展、助力商户做大做强”理念的生动注脚。
	
2015年,对许多商户而言,是一个十字路口。首衡市场在高碑店凭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前瞻规划,吸引着寻求更稳定、更广阔天地的商家。作为高碑店人,王大伟毅然做出关键决定:回家!
	
	 
	
“回来,图的是个长远和踏实。”他回忆道。起步初期,他抱着试水的心态,将少部分业务搬到首衡。当时西瓜销售受限于品级等诸多因素,销售范围仅覆盖涿州、涞水、易县、雄安等周边县市。后来,首衡凭借优越的硬件设施、规范管理和巨大潜力,让他看到了在家乡做大做强的希望。
	
	 
	
多年来,首衡总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强大运营韧性和对商户的担当——不仅维持正常运营,还积极协调资源,全力保障农产品流通生命线的畅通。
“市场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支持。”这让王大伟坚定了信心,决定地将全部业务迁至首衡。“从那以后,业务可说是跳跃式上涨,”他表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放手拼搏——这才不会与机会擦肩而过。选择一个稳定、可靠、有担当的平台,至关重要。”
	
	
在首衡的平台上,王大伟不满足于只做传统批发商。他深知,要在激烈市场中立足,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2017年,他在首衡创立自有西瓜品牌——“火麒麟”。
“我们要做质量,好货才配打自己的品牌。”道出品牌初心的他,也面对诸多挑战。高端西瓜市场需精准客群与高品质的稳定性,初期在认知度和渠道开拓上困难重重。首衡市场发挥了关键孵化作用:既提供稳定经营场地和规范分拣区保障品质,也通过强大采购资源,帮助“火麒麟”对接华北、东北地区的大型商超与批发客户,拓宽销售渠道。
	
	 
	
八年深耕,终见硕果。如今,“火麒麟”西瓜的销售网络覆盖山西、内蒙古、东三省等13个省份,成为首衡成功孵化的知名水果品牌之一。“我们的品牌创立于首衡、发展于首衡、壮大于首衡,”王大伟语气自豪。这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更是首衡赋能商户转型、推动品牌化发展的典范。
	
	
回顾在首衡的十年历程,王大伟认为,商户与市场管理方之间已形成超越简单租赁关系的“命运共同体”。
商户常遇到资金周转不便、业务纠纷、货款拖欠等难题,处理起来既繁琐又耗精力。首衡不仅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还通过旗下协会组织为会员提供全方位保障。提及此类支持,王大伟信心十足:“找到市场领导,他们都会尽力协调,帮我们迅速解决困难。”
	
	 
	
市场管理方的细致服务也令商户倍感暖心。“下雨下雪,管理员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保护货物;下班万一天气突变,他们会主动帮路远商户遮盖货品。”王大伟感叹,“我们想不到的,他们都做到了。”
这种坚定支持与无微不至的关怀,营造出亲如一家的氛围,不但增强了商户归属与凝聚力,更为“确定性”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首衡市场历经十年发展,早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农产品流通枢纽,持续助力稳守首都及区域的“菜篮子”“果盘子”。作为高碑店本地人,王大伟对首衡怀有更深情感认同与归属感。“把生意在家门口做大做强,既能带动市场繁荣,又能为家乡发展出力,心里特别踏实。”
	 
	
几年间,他的企业带动几十人就业,间接拉动包装、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他也成为扎根家乡、回报家乡的典范。如今,王大伟正计划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价值。他对未来信心满满:“先稳定现有品类,跟着市场脚步,继续做大做强。”
	
	 
	
“十年协同路,百年民生情。”王大伟的故事,是首衡与万千商户携手共赢的缩影。在国家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宏大叙事中,首衡与商户结成的命运共同体,正共同书写保障民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们的故事证明,当个体奋斗与平台赋能同频共振,必将奏响这个时代最动听的共赢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