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双节保供“首衡答卷”:全国布局如何托举民生底盘?

日期:2025.09.30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9271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民生保供进入关键时期。在节日的烟火气背后,一场关乎亿万家庭“菜篮子”的保供战役已在首衡集团的全国网络中全面展开。

从华北平原到华中腹地,首衡以覆盖全国的流通网络,将田间地头的新鲜农产品与千家万户的节日餐桌紧密相连,用系统化的保供能力守护着节日的烟火气。


五大市场齐发力,节前购销热度攀升

上午八点,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早已人声鼎沸。作为京津冀最大的“菜篮子”,这里承载着辐射北方13省市自治区、服务超4亿人的重任。挂满各地车牌的采购车辆排成长龙,工人们手脚不停地装卸来自东南亚的榴莲、广东的韭菜。该市场近日迎来交易高峰,果蔬日交易量达7.8万吨,较平日增长20%以上。进口水果交易量显著攀升,榴莲、西梅等特色产品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孝感首衡城的繁忙不遑多让。这座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自运营以来日均交易量稳定在近2万吨,节日期间更是增幅明显。水果交易区内,柑橘、葡萄、千禧圣女果等琳琅满目,一位商户透露:“节前备货量是平时的2到3倍。”




而在湘鄂黔枢纽的常德、对接粤港澳的永州、服务保南地区的保定,同样的火热场景也在同步上演。常德首衡城节日期间蔬菜日均供应量达4500吨,市场内堆满来自本地基地的辣椒、西红柿等应季蔬菜,交易活跃。永州首衡城生鲜区人潮涌动,两广地区的特色水果交易火热。保定首衡城迎来采购高峰,果蔬区供应充足,结算区排起长队。商户称节日畅销品类销量显著上涨,它们与高碑店、孝感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华北、华中、华南的“全国保供一张网”。


保供“组合拳”,托起双重安心


这些繁忙景象的背后,是首衡集团打出的一套确保百姓餐桌“鲜”不缺、“价”不涨的“组合拳”。

1、源头活水,锁定“新鲜”底色  

节前数月,首衡便组织商户深入云南、山东、河北等核心产区进行基地直采。在孝感,孝感首衡城联动湖北省内40万亩基地,搭建“基地+龙头企业+市场”的产业化模式;在常德,对接的300多个本地基地有效保障了货源稳定。同时,依托首衡的全球供应链,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高端水果也如期抵达,丰富着节日的选择。

2、智慧监测,稳住“价格”天平  

面对激增的需求,稳价是关键。首衡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交易量、库存及价格,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干预。各市场均严格规范交易秩序,要求明码标价。在孝感,新近成立的“蔬菜流通协会”更凝聚了商户力量,推动实现“旺季不烂市、淡季不断档、价格稳得住”的保供目标。




3、冷链接力,守护“舌尖”鲜度  

为了最快、最鲜地送达食材,首衡全国的智慧冷链物流园和冷链车辆在节日期间满负荷运转。从“产地预冷”开始,经“冷链运输”,至“市场冷库”,再到最终的“冷链配送”,全程无缝衔接的冷链体系极大地降低了损耗。高效的物流网络确保物资能够“朝发夕至”,周边省市可实现“当日达”。

4、平急两用,筑牢“应急”后盾  

在河北高碑店,国家重大项目“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此前已正式启用。这一“平急两用”设施,在平时是农产品供应链的“蓄水池”,应急状态下则可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人口连续7天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为节日保供再添一道安全阀。



在双节保供的民生大考中,首衡集团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五大市场协同发力,织就的不仅是一张流通网络,更是一张民生保障网,将田间的新鲜与餐桌的温暖紧密相连,让节日的烟火气更加浓郁绵长。

从产地到餐桌,从保障供应到稳定物价,首衡以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诠释着现代流通企业的使命。这个中秋国庆,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首衡正以坚实的保供力量,守护着每一份节日的喜悦,托举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