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央广网】首衡市场“购销两旺” 托起“双节”稳稳幸福

日期:2025.09.29    来源:央广网    浏览量:826425

晨光熹微,首衡市场已响起此起彼伏的鸣笛声——挂着不同城市牌照的大货车在市场入口排起长队;交易大棚内,商户们将成箱的石榴堆成小山……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首衡高碑店、孝感、常德、永州、清苑五大市场同步进入“冲刺模式”,车水马龙的繁忙场景、量价齐稳的扎实数据,生动诠释着“双节”餐桌“鲜”不缺、“价”不涨的底色。



早上八点,在首衡高碑店市场水果交易区,短驳车正满载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礼盒,穿梭其间。“近期水果销量比之前能翻一番,每天我这儿能出货300吨左右。石榴、橘子、西梅等比较受欢迎。”水果商户王慧杰说。

在湖北孝感首衡城的进口水果区,经营了近十年水果生意的郑老板正指挥工人搬货,她手里的销售台账上,红色标记的“大客户订单”占比超六成。“以前中秋卖榴莲,客户多是‘论箱拿’,今年不少商超和企业客户直接批量下单。”她说。

“双节”将至,许多水果商户在摊位前醒目位置摆放了礼盒,供前来的市民和采购商挑选。那些兼顾简约包装与果实新鲜度的款式,更受采购商青睐。




亲人团聚时刻,家宴和饭店特菜需求旺盛。首衡各大市场里的特菜经销商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高碑店市场特菜经销商魏继春早早就谋划好了节日期间产品调度,“之前基本上每两天从云南过来一个挂车,从上个星期开始我们安排的是一天过来一辆配货,一天出货十几吨,保障节日供应不断档。”

作为京津冀地区最大“菜篮子”,区域内超过50%的蔬菜由首衡高碑店市场进行中转分拨,并通过各大城市二级节点或连锁渠道端上消费者餐桌。“双节”将至,仅首衡高碑店市场每日果蔬交易量就能达到7.8万吨,较日常交易量增长20%多。

为做好节日保供稳价,首衡提前部署与产地对接,节前数月即组织、动员大批发商户与全国核心产区(如云南、山东、海南、河北等)的种植基地或合作社进行精准对接,锁定节日期间的重点货源。

同时,首衡将采购区域灵活调整,根据季节和气候特点,动态调整采购重心,在保障南方蔬菜充足供应的同时,加大对接山东、河北等周边省份的基地,利用距离优势,使其成为节日期间供应的“主力军”。

“双节”期间,冻品、海鲜等品类需求量大。首衡的智慧冷链物流园,是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民生大冰箱”,为节日期间供货提供坚实保障。




在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交易大厅内,商户正在为节日备货紧张忙碌着,不少商户都早早和采购商签订好了节日订单。“‘双节’期间出货量是平时的两三倍,必须备货充足。”主营冻品业务的李一明在市场有1200平库房,他已经备足了2000多吨货品,保障“双节”货丰价稳。

随着现如今高端海鲜的需求同步上涨,园区内相关区域发货场景繁忙。华威隆盛食品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建华介绍,近期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等高端海鲜的订单量明显增加。为保障海鲜新鲜度,所有产品都采用“全程冷链运输”模式,从仓储到发货的每一步都有温度记录,确保送达时仍保持优质品质。

“双节”前的采购最怕“跑断腿、费时间”,而首衡各大市场,像一个巨大的“农产品中转站”,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在此“集结”,再通过首衡各市场强大的“集散分销”网络,被高效分拨至各省市批发市场、商超及电商平台,最终如期抵达消费者的节日餐桌。



“我们超市在武汉有12家门店,从八月底开始,就加大了从首衡城的进货量。这里品类全、货源稳、品质有保障。节前这几天我每天都要在这里待上六七个小时,平均每天要发五车货,确保门店货架始终满满当当,让市民能买到新鲜实惠的农产品。”在湖北孝感首衡城,采购商张先生一边核对订单,一边忙着指挥工人装车。据统计,9月中旬以来,孝感首衡城日均累计进出场车次8000余次,农产品辐射范围覆盖华中地区及长三角部分城市。

“为了做好‘双节’期间的保供,我们一个月前就进行了全方位筹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产地货源对接、物流效率优化、市场行为规范、食品安全检测等工作,确保节日产品安全稳定供应。”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