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从天山脚下到全国餐桌:首衡如何让 “疆味” 新鲜 “跑” 向全国?

日期:2025.08.11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3598

八月的新疆,瓜果飘香。首衡农副集团副总裁杨建飞携商户代表,深入新疆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度产业对接。此行聚焦新梅、香梨、苹果、红枣、哈密瓜等新疆“名片”产品,旨在深化源头合作,优化流通体系,不仅为商户拓展优质货源,更致力于将更多地道“疆味”高效引入全国大市场,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


聚焦源头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新疆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但流通效率与价值提升仍是关键课题。首衡此行目标清晰,精准对接伽师新梅、阿克苏苹果、红枣、库尔勒香梨、哈密瓜等核心产区,从源头保障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行程中,一系列实质性合作迅速落地:与伽师新梅产业协会建立“产业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库尔勒,联合市林草局及香梨协会达成三方战略合作。这些举措,为首衡链接产区资源与全国消费市场搭建了稳固、长效的桥梁。30余名核心商户全程参与,深入田间地头、加工一线,与当地政府、协会及供应商直接对话,推动市场信息直达源头,为精准高效的产销对接奠定基础。商户表示:“终于能直接看到这么好的源头,谈妥品质和价格,心里踏实多了。” 

这一步,首衡系统性地加强了与新疆重点产区的战略链接,构建起长期稳定的产业协作机制,是落实产业援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


优化链条提升流通效能与价值


要实现 “疆品” 高效流通,需向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发力。考察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种植基地的科学种植模式与品质管控体系;深入加工分选核心企业,重点关注光电分选、智能保鲜等技术的应用场景——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从源头减少流通损耗、守住 “疆品” 本色;同时联动产区探讨包装升级方案,优化运输环节防护设计,让优质农产以更好姿态走向市场。




正是基于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洞察,首衡集团副总裁杨建飞在座谈中表示:“首衡的价值,正在于以覆盖华北、华中、西南的强大集散网络为枢纽,以数字化平台为纽带,把前端的科学种植、智能加工与后端的市场需求精准衔接,让‘产地直供 — 市场直销’模式真正落地。这样既能减少中间环节损耗,更能让好产品卖出合理溢价,这正是我们深耕产业链的目标。”



这一步,首衡以产业链深耕为抓手,将技术赋能、模式创新与环节优化贯穿始终,既为新疆特色农产品拓宽了市场通路、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更筑牢了 “疆品入内” 的全链条支撑。



多方共赢赋能产业兴疆


此次深度对接成效显著,惠及产业各方。对新疆而言:首衡提供的广阔市场渠道有效助力特色农产品“出疆”,推动产区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建设,直接服务于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核心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对商户而言:直接链接优质源头货源,探索实践“产地直供-市场直销”模式,有效缓解“找好货难、成本高”的经营痛点,并引入伽师特色瓜果、阿克苏“三宝”等丰富品类,拓展了发展空间。

对消费者而言:更高效、更稳定的供应链意味着能更便捷地享受到新鲜、优质、多样的新疆风味。

这一步,首衡搭建的不仅是产品流通的通道,更是促进新疆特色产业升级、助力富民兴疆、丰富全国消费者餐桌的共赢纽带。


此次新疆之行,首衡通过聚焦优势产区、深化政企协联动、贯通产业全链,首衡正持续提升连接产地与市场、服务产业与民生的能力。未来,首衡将继续携手新疆及全国优势产区,不断优化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让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惠达全国,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力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