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荔枝迎来大丰收,预计产量将超过200万吨,较往年增长约50%。然而在产地,荔枝鲜果价格与快递运费倒挂的现象频发,导致“果贱伤农”风险加剧。
“48小时供应链”“日销量超千吨”,首衡高碑店市场成功助力广东荔枝打开销路,不仅为丰产“大年”提供了坚实的销售保障,也为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成功范例。
走进首衡高碑店市场,荔枝交易区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满载荔枝的货车有序停放,商户们正忙着除冰、卸货、分拣、装货。每一辆新开柜的货车前,都停放着至少两辆短驳板车,当一辆装满荔枝开走时,另一辆会马上调整好位置继续装货。
上午9点,商户王慧杰正在指挥着工人搬运荔枝。“市场上当天到货约100多柜,销售的荔枝约在1000吨以上。当下销售的主要品种是妃子笑、桂味、荔枝王等,这些品种口感好、品质高,很受消费者欢迎。”他表示,今年荔枝丰产且价格亲民,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来自大连的采购商张宇说,他基本会在凌晨四五点左右就到市场进行选货,他每天的采购量在5吨至10吨左右,今年的荔枝价格相比去年有所降低,销路很好。
广东荔枝今年丰产之势早有,为应对广东荔枝销售,首衡市场早在5月份便启动了产销对接工作。在首衡农副集团副总裁杨建飞的带领下,产地对接部一一深入广东茂名市、阳西县、惠州市、汕尾市荔枝主产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
据统计,5月以来,首衡市场共举办了6场荔枝推介会,向市场众多水果大王和采购商详细介绍了广东荔枝的品种、特点、优势等,有效提升了广东荔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值得一提的是,首衡市场通过优化供应链、开通荔枝专线等服务,实现了荔枝从产地到市场的“48小时直达”。这些举措大大缩短了荔枝的运输时间,保证了荔枝的新鲜度和品质。
通过实地考察、品牌共建和销售共建等一系列措施,首衡市场成功将广东荔枝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而且长时间保持着旺销态势。这种“产销对接+物流保障”的供应链机制,既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又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广东荔枝“丰产不增收”的困局,实现了多赢。
首衡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化与全国荔枝等水果主产区的合作。6月20日,杨建飞一行又赴广西开展精准产销对接活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就荔枝、芒果等重点水果品类的产销对接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探索产销精准对接的新路径,助力广西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建飞表示,首衡市场将牢记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市场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研发合作,共同推动荔枝等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市场也将积极探索与更多特色农产品产区的合作模式,为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更多首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