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产销售到香蕉批发领域的佼佼者,从首衡市场初创时的一个档口到如今的三个档口,从普通商户到首衡果品协会副会长,郝端端用十年时间,在香蕉行业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她坚持从零起步,在首衡的赋能下稳步成长,带着责任与温度,在商业与公益之间实现了自我价值。
2015年,郝端端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彼时首衡市场筹备试营业,让原本从事房地产销售的她动了转行的心思。郝端端家族早与香蕉行业结下了深厚渊源,父亲深耕香蕉种植三十余年,哥哥也在行业内打拼,这份“家族基因”让她对香蕉生意有着天然的熟悉与底气。但她并未“走捷径”,而是选择在首衡这个全新的市场里,从零开始开辟自己的天地。
身份的转变,让郝端端的心态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她不仅要对自己的生意负责,更要维护家族在香蕉行业的声誉。“中国香蕉圈子不大,北方多是我山西老乡,父辈们都在这个圈子里打拼。别人努力,咱要更加拼搏,不能给他们丢人”。这股不服输的韧劲,支撑她熬过了最艰难的起步期,也让她在行业里逐渐站稳脚跟。
“首衡就是我的家”,郝端端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份归属感,源于十年间首衡市场给予的全方位赋能与支持。在创业初期,市场主动帮忙对接了华冠、惠友、秦皇岛广缘等多家大型商超,为她打开了销售渠道;在宣传推广上,她作为首衡商户的优秀代表,登上了央视《辉煌中国》纪录片,让更多人认识了她的香蕉生意;特殊时期,首衡工作人员主动来电询问经营状况、提供资金周转支持,这份“不忽略老商户”的牵挂,让她备受感动,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与首衡共患难、同成长”的信念。
十年间,郝端端也用自己的成长和坚守,回馈着首衡的信任。档口规模从一个扩展到三个;经营品类从单一的国产香蕉,拓展到涵盖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进口蕉,以及红皮香蕉、小米蕉等特色品种的“全品类覆盖”。
如今,郝端端的香蕉生意已形成成熟的运营体系:深耕中高端市场,日均流转量达20余吨,产品销往京津冀、山西、内蒙古、东三省等地区,凭借稳定的品质和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郝端端从未忘记回馈社会。2021年,她与首衡集团党委联合发起成立“爱心联盟”,此后四五年间,坚持每月开展公益活动,资助对象是首衡周边家庭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她始终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求学路“保驾护航”。谈及初衷,她的话语朴实却真诚,“现在自己有能力了,有余力就想帮一把别人,谈不上多宏大的‘回馈社会’,就是能伸把手就伸把手。”

当选首衡市场果品协会副会长后,她更是主动扛起行业责任,开设了一间非盈利茶室,这里是商户们的“交流驿站”,她经常组织同行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营经验,协调解决供应链、客源等共性问题,推动行业内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先把自己的生意做好,遵守市场秩序,才能以身作则带动大家。”这是她作为副会长的坚守,也是她对“行业晚辈”身份的清醒认知。
回顾十年创业路,郝端端的成长轨迹与首衡市场的发展历程高度契合——她见证了首衡“北方最大农产品流通枢纽”身份的蜕变,首衡也陪伴她从“跨界新人”成长为香蕉行业的中坚力量。如今的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跑遍市场找客户的创业者,团队稳定、业务成熟,但她依然保持着初心:“未来就想把香蕉做精做专,紧跟首衡的步伐,不掉队、不落后。”
这份专注、坚韧与担当,是郝端端十年创业成功的关键,也预示着她的未来——在香蕉行业的赛道上,在与首衡共生共荣的道路上,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