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代采避坑必读!详解首衡5个官方“防骗指南”

日期:2025.05.13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4818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代采服务凭借其便捷性已成为中小采购商的重要选择。然而,行业长期存在的供应链层级复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让代采合作暗藏风险。据行业统计,多数采购纠纷源于非正规代采渠道的价格虚报、以次充好等乱象。作为食品流通领域的标杆企业,首衡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与规范化管理,为行业风险防控提供实践参考。 



结合行业经验,代采服务风险防控需重点关注以下核心环节:  

价格甄别是代采合作的第一道防线。采购商需警惕远低于市场均价的异常报价,此类情况往往伴随商品质量缩水或隐性成本转嫁。首衡市场每日通过公众号、官网等渠道公示农产品的实时成交价,采购商可将其作为价格基准参考。若代采报价与公开数据偏差较大,就要谨慎考虑,切勿被低价诱惑,以免因小失大。

渠道核验是规避风险的关键环节。当前代采服务商资质良莠不齐,采购商应优先通过正规渠道核查合作方资质。根据首衡果蔬协会2025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首衡市场内“代采”交易的公告》显示,在与代采人员合作前,须要求代采人员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常用手机号、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等信息。同时,代采人员若出现恶意压价、高买低卖、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情形,将被视为严重破坏市场交易秩序,可通过举报方式,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全面禁止交易。首衡集团通过市场协会向商户开放失信采购商名单查询功能,帮助采购商从源头筛选信誉不良的代采商,降低交易风险。  

商品验收需建立标准化流程。建议采购商在收货时对照订单逐项检查商品规格、外观及包装完整性。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商品,可以借助专业的检测工具或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商品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包装、标识等是否完整、规范,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混入。



合同条款的严谨性直接关系权益保障。采购商在与代采商合作时务必签订合同,详细约定商品种类、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地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确保交易有章可循。同时,妥善保存合同及相关交易凭证,以便在出现纠纷时提供有力证据。

全流程监督与应急响应不可或缺。采购商应与代采商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采购进度、质量状况,监督代采商按合同履行义务。若发现违规行为或风险隐患,需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首衡集团始终聚焦供应链优化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通过首衡集配平台等工具输出标准化管理经验,助力中小采购商提升风控能力。市场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合规经营的代采服务商与采购商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此外,积极维护首衡市场形象等条件的代采人员,将被授予“首衡诚信代采十强”称号,激励代采商规范经营。未来,首衡将持续完善价格监测、信用评价等公共服务功能,为农产品流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专业力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