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河北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主持会议。河北省委副书记廉毅敏,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昌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葛海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俊,省委常委、秘书长董晓宇,副省长、党组成员高云霄,副省长、党组成员胡启生,省政协副主席、唐山市委书记张古江,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等领导出席会议。首衡河北新发地董事长米亚林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标杆企业负责人代表,应邀出席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生态环境厅、保定市、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等单位主要负责领导,先后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情况做了汇报发言,米亚林董事长作为座谈会现场唯一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发言。
会上,米亚林重点就首衡河北新发地如何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产业承接后取得的成效做详细汇报。他介绍到,八年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河北新发地乘着协同发展“快车”,全速前行。从2015年开始全面对接了北京近10个专业型市场,陆续承接了北京果蔬、干调、粮油、花卉、五金、冻品海鲜等产业,年交易额从开始的18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000多亿元,现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工程,有力保障了首都食品供应,做到了承接北京、保障北京。同时,园区辐射范围还扩大到山东、山西、内蒙、东三省等11省两市,服务保障人群超过4亿人,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商贸物流平台。园区的成功运营,在当地直接带动就业2万3千人,间接带动就业4万7千人。过去八年里,近3万外来在京人员在高碑店“安家落户”,稳定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米亚林介绍,针对北京的疏解项目,首衡河北新发地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升级,真正让这些项目在河北生根发芽,通过引导产业要素向生产端倾斜,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河北省范围内,物流园对接的种植基地超过150万亩,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每年河北农产品在场内销售量的占比超过30%,同时也擦亮了河北菜的“金字品牌”,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与会领导对首衡河北新发地多年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构建产业承接平台以及在落实民生保供、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居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上,王东峰书记带领全体与会同志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王东峰书记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奋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征程。始终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取得新突破。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开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王东峰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加快打造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聚焦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和生态建设,加快实现新突破。要坚持聚焦“三区一基地”建设,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全省思想认识,统一步调行动,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首衡河北新发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协同发展战略,围绕“进一步完善稳价保供功能,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拓展产业链条”三大核心点,将产业 “做大、做强、做全”,为全省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持续贡献力量。